貨幣在經濟活動中扮演著交易媒介的角色,以下針對人類史上交易媒介的演進、特徵及貨幣的功能一一做整理--

一、交易媒介的演進:

  以物易物1(商品<->商品)
   

  商品貨幣2(商品商品貨幣商品)
   

 (法定)貨幣3(商品
→貨幣→商品)
   
  塑膠貨幣4(商品→信用卡→商品)
   

  電子貨幣5(E-money or E-cash)

1.因分工而產生交易的需求,但直接以互有需要的產品交換,尚未有交易媒介出現。
2.指普遍被人民接受,拿來當交易媒介的物品,如鹽、米、皮毛、貝殼、酒、牲畜、蠶絲、白銀、黃金
3.紙鈔,由政府以法律賦予其價值,其他尚包括硬幣、支票(存款貨幣)等。
4.指不必使用現金的消費支付工具。塑膠貨幣具有免除現金遺失的風險與大量攜帶現鈔的不便的優勢,但有失卡及個人資料外洩之風險。
5.電子貨幣是指以電子方式代替現金進行交易的付費及收費系統,乃因應網路購物電子商務逐漸盛行而發展出來的,比起信用卡,不會有資料外洩風險,且必需帳戶有錢方能進行交易,不至再發生「卡奴」效應。


二、交易媒介的特徵:從其發展的歷史可發現,成為交易媒介通常具有以下幾個特徵--
1.本身具有價值(如黃金、白銀,現代貨幣則由政府以法令賦予價值。)
2.普遍被人民接受
(民眾接受度愈高者,流通愈廣。如美金,有些國家雖有自己的法定貨幣,但其國民仍會使用美金,因其價值較穩定,也因為接受度高、廣泛地被使用,而使美金成為國際通用貨幣。而當一國之經濟發生嚴重通貨膨脹時,該國貨幣則因為人民對其失去信心而逐漸失去此特性。)
3.數量多但仍具有限性(避免通貨膨脹)
4.不太會變質
5.可細分(方便找零)
6.方便攜帶儲藏
(所以後來才有紙幣的發明,尤其是針對金額數目較大的交易,使用紙鈔可降低運送成本和儲存成本)


三、貨幣的功能
1.作為交易媒介
  簡單的說,就是消費者拿賺來的貨幣去市場消費,如花八百元到上闔屋吃一頓,而貨幣(八百元)即此買賣行為完成的媒介。貨幣包括紙幣、硬幣及支票存款、活期存款等存款貨幣。使用貨幣作為交易媒介可避免「以物易物」時"互為需要"及"無法找零"的缺點。

2.衡量價值的單位

  蘋果一斤三十「」、芭樂一斤四十五「」,有了共同的計價單位,物品的價值可輕易的被衡量,此即貨幣作為價值衡量的功能。

3.價值儲存的工具
  簡單的說,就是用不完的貨幣可以存起來,作為未來消費使用。(信用卡並不具此功能。)

4.延遲支付的標準
  分期付款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。有些交易並不一定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,單據上會明確的註明所欠的款項是多少「元」,這時貨幣就扮演了延遲支付的標準。


四、貨幣的價值
1.定義:貨幣的購買力,指一單位貨幣所能購買的商品數量

2.貨幣價值與物價的關係:物價愈高,同樣單位的貨幣能購得的商品數愈少,即貨幣價值愈低,故兩者成反比關係。
物價指數:物價指數代表各地區及各種物品之平均價格變動情況,用來衡量整體的物價水準。將一基準點定為100,高於100即為物價上漲,反之則為下跌。

3.貨幣數量與物價的關係:
 1)若每人所擁有的貨幣數量增多,但市場上的商品數量不變→物價上漲。
 2)上述情形下,固定所得的人,其生活福祉將受影響,如老師我。
 3)政府的課題:維持物價平穩、控制貨幣數量


五、通貨膨脹
1.定義:一般物價水準在某一時期內,連續性地以相當的幅度上漲。


2.原因:
 1)過多的貨幣,太少的商品:簡言之,大家手上的錢變多了,於是需求上升,但商品的供給量無法滿足,就會造成物價膨脹。
 2)成本推動,物價揚升:簡言之,因生產成本增加而造成供給不足,或成本增加反應到價格上,而造成物價上漲,如石油等原料上漲,或普遍性工資上揚。
 3)預期心理:當物價上漲時,民眾如果預期物價會繼續漲上去,那麼他們將會搶購、囤積,而使物價上漲得更劇烈。


3.影響:
 1)在通貨膨脹期間,如果個人的所得會跟著增加,則通貨膨脹的損害也會相對的減輕。至於仰賴固定收入的人,例如薪水階級、靠社會福利金、退休金,以及依賴固定利息過日子的人,在通貨膨脹之下,購買力降低了,生活因此會受到影響。
 2)通貨膨脹時,房地產價格會上揚;因此,擁有房地產的人財富會跟隨增值,但是沒有房地產的人則更加買不起房地產。
 3)通貨膨脹會使債權人(借錢給人的人)受損,因為收回來的本金,購買力已經不如從前。但對債務人的影響剛好相反。
 4)人人不再儲蓄,而爭相囤積貨品,或者是將錢投入購買房地產、黃金及外幣等投機性或不具生產性的用途;
 5)企業也因為成本及收益難以掌握,造成投資停頓;於是整個社會的人力資源都消耗在對抗或適應通貨膨脹上,嚴重影響經濟成長。


4.經驗:在歷史上,很多國家曾發生過嚴重的通貨膨脹,受害慘重。尤其是在近代兩次世界大戰之後,許多國家因為生產遭到嚴重破壞,以及龐大的軍費支出,造成財政鉅額赤字,迫使政府大量印發鈔票,而陷入惡性通貨膨脹,經濟體制幾乎瓦解。


 1)以德國為例,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一九二三年,德國陷入惡性通貨膨脹,物價較戰前上漲約一萬四千億倍,一份報紙售價達二千億馬克。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,德國再度出現惡性通貨膨脹,一九四七年間,德國大半的交易被迫改用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。這個慘痛的經驗,使得後來德國政府對通貨膨脹一直抱著戒慎恐懼的心情,將控制通貨膨脹視為重要的政策目標;德國的物價也隨而較很多國家穩定。


 2)台灣在光復之初也曾遭遇惡性通貨膨脹。民國三十四年到三十八年之間,台灣的物價幾乎是一日數變,每年的物價漲幅都在500%至1200%之間。這段歷史,許多較年長的人至今回憶起來都還餘悸猶存。民國三十八年六月十五日,台灣實施幣制改革,將原來的台幣(舊台幣)收回,換發新的鈔券--新台幣。每四萬舊台幣兌換新台幣一元。


*通貨膨脹嚴重時,政府為因應價格劇烈上漲,常不得不大量發行鈔票,尤其是大面額紙鈔,以方便民眾攜帶使用,如土耳其舊里拉最大面額為兩千萬(當時一斤蕃茄50萬)。




參考資料:http://www.cbc.gov.tw/secretariant/inflation.htm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s02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